Friday, July 17, 2009

SAP Java Connector JCO 使用設定 與注意的小細節

SAP Java Connector JCO 使用設定 與注意的小細節

http://www.domino.club.tw/bbs/bbs2002.nsf/($All)/F739E5CB6FF7994C482575F6005410CC?OpenDocument

目前Notes 雖然可以透過WEB 讀取SAP 資訊,但是 很多外掛程式還是需要Java比較有彈性,例如:條碼收貨程式、供應商每日資料更新、CS WEB 即時資料查詢...

JCO 是 SAP 標準的通訊元件軟體,下載後有三個重要的檔案,其中一個sapjcorfc.dll是DLL檔需要放置在system32 下, sapjco.jar 則放置在JRE 的 LIB 的 EXT 下。

系統環境變數的CLASSPATH 記得要設定: .;c:\.........\sapjco.jar

Sunday, July 05, 2009

SAP讀書會:成本會計_循環及製造成本報表

製造成本
指一項產品在製作過程中各項成本的總和。
凡一項支出對產品的製造具有貢獻者,不管是直接或間接的,均屬於產品的製造成本,又稱為工廠成本及生產或產品成本。

製造成本包括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及製造費用三大要素,就成本對產品的關係,可以分為直接製造及間接製造成本。

1. 直接製造成本
直接原料及直接人工兩項成本,可直接計入某批產品或某某部門之成本,毫無困難發生,亦無須用各種方法加以分攤。蓋在永續盤存制度之下,直接原料之耗用,憑原料領用單,向倉庫部門領用,記入耗料彙總表,於期末時憑以轉入領用部門之成本或某批產品成本。直接人工按工作之部門或某批產品之不同,直接計入,不須經過各種間接方法予以分攤。
2. 間接製造成本
在製造成本中,除直接原料及直接人工以外,大部分的製造費用,無法辦認並直接計入某部或某批產品的成本,因為這些成本屬於全部產品所共有者,故稱為間接製造成本。

間接製造成本,因無法直接計入產品成本,只有應用各種適當的基礎加以分攤;顯然地,這些分攤法,要求其絕對精準,實有困難,而且還要考慮計算成本的人工問題。

預計成本與預計分攤率
1. 歷史成本與預計成本
產品的成本於實際成本求得之後才能確定者稱歷史成本,亦即實際成本。
實際成本的缺點:
1. 實際成本的數字,必待期末始能求得,而各項產品不一定於期末即可完工,往往在一期間內陸續完成。倘若於期末時才分攤,則為之已晚,不但無法於產品完工時確定其成本,更無法決定產品的售價。
2. 製造費用,常因受季節性變化的影響,使各期間的成本,不相同,若按各期間的實際成本予以分攤,將使產品成本,高低不一,對於產品售價之決定,以及產品市場,產生不利的影響。
為使產品於完工時,即可計算成本,並消除產品因受季節性變化的影響,遂有預計成本的應用。
預計成本者,乃事前預計成本的發生,或在預計某種情況下應有的成本。預計成本,既非已發生的成本,故有賴主觀判斷,但此項判斷並非漫無標準之猜測,仍然要根據過去的經驗,參酌目前的情形,預測將來的趨勢,將製造費用,分別按固定成本及變動成本,事先加以預訂。
2. 預計分攤率
預計分攤率的計算共有三點:
1.預計全年度製造費用的總額
2.選擇適當的分攤標準
3.預計全年度分攤標準的總數
3. 多分攤或少分攤製造費用
預計分攤率於每年開始已以求出,於年度進行之際,逐月攤入。
當已分攤製造費用大於實際製造費用時,則發生多分攤製造費用;反之,如已分攤製造費用小於實際製造費用時,即發生分攤製造費用。

假設所有預計製造費用都是正確的,則每月的多或少分攤製造費用可相互抵銷,則年終時實際製造費用等於預計製造費用。在期中時,通常都不必加以處理,任其遞延至年終時才加以處理,其方法有三:
1.按比例調整在製品、製成品存貨及銷貨成本等三個有關的帳戶。
2.轉入本期損益
3.轉入銷貨成本

合一與聯立成本會計制度及其成本帳戶

一:合一成本會計制度 (只用一套帳冊,不加以劃分)
甲、 合一成本會計制度的意義
將成本會計與普通會計合成為一個體系,不加以劃分;換言之,再合一成本會計制度下,成本帳戶與普通帳戶連為一體,彼此往來之交易事項,直接轉帳,無須經過任何橋樑帳戶,作為媒介。
乙、 成本帳戶與普通帳戶的關係
丙、 合一成本會計制度處理實例

二:聯立成本會計制度
1. 所謂聯立成本會計制度,係指將成本會計與普通會計各自分立,並以連鎖帳戶加以聯繫;亦即在普通會計內設置”工廠帳”或”工廠往來”帳戶,在成本會計內設置”普通帳”或”公司往來”帳戶,作為雙方聯繫的橋樑,使此兩個橋樑帳戶,彼此溝通,故一般又稱為相對帳戶。
2. 成本帳戶與普通帳戶的關係
甲、 支付各項製造費用
乙、 支付工廠薪工
丙、 購買材料
丁、 提存備抵折舊
戊、 耗用工廠各項預付費用
己、 領用材料 (包括直接及間接材料)
庚、 製造費用預計分攤
辛、 比較實際與預計製造費用
壬、 完工產品轉入製成品帳戶
癸、 出售製成品

計算成本的基本公式及成本報表
一:計算成本的基本公式
製造成本=直接原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

製成品成本=在製品期初存貨+製造成本-在製品期末存貨

銷貨成本=製成品期初存貨+製成品成本-製成品期末存貨

主要成本=直接原料+直接人工

加工成本=直接人工+製造費用

銷貨毛利=銷貨-銷貨成本

營業淨利=銷貨毛利-營業費用 (銷售費用+管理費用)

本期淨利=營業淨利+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二:成本報表
1. 製成品成本表
2. 損益表

製造業者製造成本的流程

當材料購入時,應即記入材料存貨帳戶;當領用材料時,由材料帳戶及轉入在製品帳戶,除直接原料外,在製品帳戶尚須加入直接人工及製造費用之加工成本。
當產品製造完成時,應由在製品帳戶,轉入製成品帳戶。當產品銷售時,再由製成品帳戶,轉入銷貨成本帳戶。

製造業者存貨帳戶及其流程

存貨帳戶已經有三種型態:
1. 材料存貨:當材料購入時,即按材料成本記入材料帳戶的借方。
領用材料時,記入材料帳戶的貸方。期末時材料帳戶的借差,表示材料存貨的成本。
2. 在製品存貨:表示期末時尚未製成的部份。在製品帳戶,有採用
參考自:三民書局印行,洪國賜著作,1993年發行

SAP讀書會:成本會計_的範疇及基本概念

成本會計的功能:

1. 確定成本以便計算損益
2. 成本規劃與控制
3. 提供成本資料以供管理當局作為營業決策的依據

這本書主要提到的範圍有以下:

1. 成本會計的範疇與成本基本觀念
2. 成本會計循環與製造成本報表
3. 材料成本控制
4. 材料成本的會計處理
5. 人工成本的控制與會計處理
6. 製造費用
7. 分批成本會計制度
8. 分步成本會計制度
9. 標準成本會計制度
10. 多種產品的成本

會計成本兩大目標:
1. 外部報告:
甲、 跟企業內部經管比較無關。
2. 內部報告:
甲、 跟內部經管比較有關,就是成本會計或是管理會計。

財務會計:
將有關財務的交易事項,加以記錄、分類、彙總、產生的財務報告,目的在滿足企業外部人士需要參考的資料。

成本會計:
運用財務會計的原理、原則,紀錄、分類、彙總及分析產品在製造與銷售過程中的有關成本,以確定產品的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任務:
1. 確定產品成本,以供財務會計編製財務報表之需。
2. 蒐集有關數量資料,以供管理部門決策的依據。

管理會計:
成本會計注重資料的累積,管理會計重視成本會計廣義擔任的角色。
管理上興起以數學及統計學為基礎之科學管理方法,促使會計的領域,由過去單純的資產評價及損益取決,而注重數量方法在管理上的應用。管理會計乃超越成本會計之上,應用成本會計所蒐集的數量資料,作為規劃、控制及決策的根據。

成本的基本概念

1. 成本的基本概念
甲、 一項支出或是耗用的結果,以能產生經濟效益為前提,才謂之成本。

支出:
成本:
遞延成本(資產)  列入資產負債
耗用成本:  列入損益表
費用
損失 (經常性)

損失: (非經常性) -- 列入保留餘額表

2. 成本、費用與損失的區別

一項支出的結果,能產生經濟效益者,即為成本。

費用,指已經耗用的成本,可以列為當年度收入的減項,以決定當期損益。

故成本包括遞延成本(資產)及耗用成本(費用)。

一般來說,一項支出如係經常性的損失,為企業在經營上所不可避免者,且在該企業所能接受的範圍內,則屬成本;

反之,如此項支出並非經常發生,並為企業在經營上所能避免,且為企業所不能接受者,則屬損失。
3. 製造或產品成本與期間成本
一項產品,從製造到銷售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成本總和,稱為製銷總成本。
成本發生的功能可以區分為製造成本與期間成本。
凡一項成本對產品的製造有貢獻,不管其貢獻是直接或是間接的,都稱為該項產品的製造成本或生產成本,也可以稱為產品成本;例如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及製造費用 ( 包括間接原料、間接人工及其他製造費用 )等。
在產品未銷售之前,所有製造成本均包含於存貨價值之內;產品銷售時,製造成本即由存貨轉入銷貨成本(屬於期間成本),並與當期的收入 (銷貨收入)相互配合,以確定當期損益,至於未銷售的部份,則留存於存貨成本之內。
因此,銷貨點是決定製造成本轉入期間成本的基準。

如一項成本對產品的管理及銷售有貢獻者,稱為期間成本。

成本的分類:
1. 按成本之內容分類:
甲、 直接成本
i. 為構成產品的主要部份,在計算時,可以包括製造成本。
乙、 直接人工
i. 對產品製造有直接貢獻的人工成本,例如:技術人員或是非技術人員的薪資。
丙、 製造費用
i. 製造產品時,除直接原料及直接人工以外的成本,包括間接原料、間接人工及其他製造費用。
2. 按成本習性分類
甲、 固定成本
i. 成本固定不變,亦即不隨產量的增減變化而改變的成本,例如廠房資金。
乙、 變動成本
i. 指成本隨產量的增減而成正比例的變化,如直接原料或直接人工。
丙、 半固定或半變動成本
i. 指產量在某一特定範圍內為固定不變的,當產量超過此一極限時,成本將隨之而發生變化。

在會計實務上,均將具有固定與變動二項混合因素的半固定或半變動成本,依其固定或變動的不同習性,予以區分為固定與變動成本。
3. 按成本與產品的關係分類
甲、 直接成本
i. 凡成本與產品具有直接關係者,例如:直接原料與直接人工。
乙、 間接成本
i. 例如:間接材料、間接人工及其他製造費用,此等成本通常以分攤方法計入產品成本之內。
4. 按成本的功能分類
甲、 製造成本
i. 包括原料、人工及製造費用。
乙、 銷管費用
i. 包括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
5. 其他各種成本
甲、 主要成本與加工成本
i. 包括直接原料及直接人工二項成本之和。
乙、 實際成本
i. 指產品在製銷過程中實際耗用的成本。
丙、 正常成本
i. 正常成本的求法,通常為各期成本之平均數字。
丁、 估計成本
i. 指在產品生產之前,預先估計產品的成本。
戊、 標準成本
i. 對於產品之成本,預定其應有的標準,與實際成本能接近標準成本,而達到最經濟的產品成本。
己、 部門費用與部門成本
i. 在工廠內,為正確計算產品的成本,必須將整個工廠劃分為若干成本中心,每一個成本中心,成為計算成本的獨立單位,此即為部門。在每一個部門中,必須使用相同性質的機器,從事相同性質的工作,發生相同性質的費用,然後才能成為一個成本中心,否則,對於成本的計算,避不準確。
總結:
1. 成本會計的範疇
甲、 會計的兩大目標
i. 外部報告
1. 對外會計 (財務會計)成本會計
ii. 內部報告
1. 對內會計 (管理會計) 成本會計
乙、 財務會計
i. 財務狀況
1. 資產負債表,財務狀況變動表
ii. 營業成果
1. 損益表,保留盈餘表
丙、 管理會計
i. 經營規劃
ii. 確定成本
iii. 營業決策
丁、 成本會計
i. 確定產品成本,以供財務會計編制財務報告之需要。
ii. 蒐集有關數量資料,以供管理部門決策之依據
2. 成本的基本概念
甲、 成本的意義
i. 指為獲得收入,而對財務或勞務的支出或耗用。
乙、 支出
i. 成本
1. 遞延成本,資產負債表
2. 耗用成本
甲、 費用 (損益表)
乙、 損失( 經常性 ) (損益表)
ii. 損失 (非經常性) , 保留盈餘表
3. 成本之分類
甲、 製造成本(生產成本)
i. 直接原料 (直接成本) (變動成本)
ii. 直接人工 (直接成本) (變動成本)
iii. 製造費用 (間接成本) (包括變動及固定成本)
乙、 銷管費用(期間成本)
i. 銷售費用 (間接成本) (包括變動及固定成本)
ii. 管理費用 (間接成本) (包括變動及固定成本)
4. 成本、數量、利潤與損益平衡點
甲、 成本習性對產品單位成本的影響
乙、 成本、數量與利潤的關係
丙、 損益平衡點的計算法

參考自:三民書局印行,洪國賜著作,1993年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