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8, 2009

SAP讀書會,分享初級會計學之應收款項的重點筆記

SAP讀書會,分享初級會計學之應收款項的重點筆記
學習目標:
1. 應收帳款的意義及產生的緣由
2. 應收帳款之評價基礎
3. 影響應收帳款評價的要素,包括折扣、呆帳、收款時間等即其帳務處理方法
4. 分期付款銷貨及外銷外幣帳款之會計處理
5. 應收帳款融資方式及其帳務處理方法
6. 應收票據之意義及其性質
7. 應收票據之會計處理
8. 應收票據融資之會計處理方法

評價:
1. 金額
甲、 收款期間長:附利息
乙、 收款期間短:不附利息
2. 折扣
甲、 商業折扣:不入帳
乙、 現金折扣:
i. 進貨折扣
ii. 銷貨折扣
3. 折減項目
4. 銷貨運費
甲、 起運點交貨:買方付 ( 列入成本 )
乙、 目的地交貨:賣方付 ( 列入營業成本 )
丙、 買方代墊運費:列入賣方A/R減少
i. 同年度收現
ii. 跨年度收現
5. 壞帳之估計:
甲、 損益表現點(I/S)(加提法):重配合原則
i. 銷貨總額百分比法
ii. 賒帳總額百分比法
乙、 資產負債表現點(B/S)(補提法):重A/R淨變現價值:應收帳款餘額(百分比法)
應收帳款之會計問題主要有二:(1)何時認列銷貨收入及認列應收帳款? (2) 如何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應收帳款之價值? 亦即應收帳款應如何評價之問題。

一 應收帳款之入帳期間
應收帳款通常在銷貨完成,貨品之所有權移轉給買方,或所提供之勞務已完成時認列。而銷貨何時完成或所有權何時方算移轉給買方,應視銷貨條件而定。在會計上如為起運點( 或工廠 )交貨(free on board shipping point 簡稱 F.O.B shipping point) 則在將貨品交付指定之運送人後,該批貨品之所有權即屬買方所有

二 應收帳款之評價
會計上所謂評價(valuation) 係指對各項資產、負債、業主權益、收入及費用等會計要素,以特定的價值在財務報表上加以表達。評價可分為原始評價、續後評價;前者依成本原則之規定,以資產取得或交易發生時之金額為成本,後者則因不同之資產、負債而異。
例如現今即銀行存款按面值評價,應收帳款及票據按淨變現價值評價,存貨按成本與市價孰低評價等。

參考自 初級會計學上冊,鄭丁旺、汪泱若、黃金發 着

SAP讀書會,分享初級會計學之複利與年金的重點筆記

SAP讀書會,分享初級會計學之複利與年金的重點筆記
利息是使用貨幣的代價,又稱為貨幣的時間價值。利息佔本金之百分比,稱為利率,由於貨幣具有時間價值,因此目前擁有的貨幣,較諸未來等額之貨幣更有價值。
1. 單利與複利
所謂單利係指計算利息之基礎,以原始投入之本金為限,以賺取而尚未支付之利息,並不加入本金,因此每一期之本金與利息維持相同金額,其計算方式如下:
利息=本金X利息X期間
2. 所謂複利係指利息計算之基礎,不但包括投入之本金,尚包括已賺得而尚未支付之利息。亦即每期已發生而尚未支領之利息加入本金,為次其計算之基礎。至於複利之算法,可以按日、按季、按月或按年,但所採用之利率需與複利之期間一致。

參考自 初級會計學上冊,鄭丁旺、汪泱若、黃金發 着

SAP讀書會,分享初級會計學之廠房與設備資產的重點筆記

SAP讀書會,分享初級會計學之廠房與設備資產的重點筆記
學習目標:
1. 廠房及設備資產之性質與分類
2. 何謂永久性、折舊性及折耗性資產
3. 廠房設備資產之成本內容及其衡量方法
4. 熟悉不同取得方式下之成本如何衡量
5. 折舊的意義及各種折舊方法的計算
6. 折舊修正之會計處理方法
7. 折舊方法變動之會計處理方法
8. 資本支出與收益支出之異同及其會計處理
9. 廠房及設備資產處分時之會計處理
10. 固定資產重估價的目的及其處理

營業用資產
1. 有形
甲、 永久性資產:土地
乙、 折舊性資產:廠房設備、機器設備、運輸設備、辦公設備等。
丙、 折耗性資產:森林、礦山等。

2. 無形
專利權、特許權、開辦權、商譽、版權等。

廠房及設備資產成本之決定
1. 現金購買
甲、 現金購買是最常見的資產取得方法,此時所支付的現金數額即為資產之成本。
乙、 企業有時支付一筆價款購入多項資產,或耐用年限不同,故須將總價款分攤於各項資產,最常用的分攤基礎為各項資產之公平市價比例,所謂公平市價係指單獨購置該項資產應支付之成本。
2. 分期付款購買
總價款中含有利息費用,由於利息費用係取得資產後所發生之財務費用,況且該項支出並不增加資產之效用或價值,故應將利息部分轉為費用,不宜包括在資產成本中。
3. 以票據交換廠房資產
企業有時開立長期票據交換資產,則資產的成本應以票據面額與所附利息按公平市場利率折算之現值加以衡量。
4. 交換
固定資產交換,可分為同種類及不同種類資產交換。不同種類固定資產之交換,應按公平市價入賬,承認換出資產之交換損益。同種類固定資產之交換,如無另收現金者,應按換出資產之帳面價值或公平市價較低者,作為換入資產損益,換入資產部分應視為交換,不承認利益。
5. 受贈取得
企業有時可以自股東、地方政府或其他人士獲得捐贈資產。股東捐贈資產給公司,可能為了增加企業經營能力。
6. 各類資產之成本衡量
廠房設備通常都按照成本記錄,成本包括所有使資產達到可供使用狀態為止之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諸如發票價格、安裝成本及運費、稅捐等。
7. 建造期間的利息
甲、 當公司自己建造設備資產時,其資金陸續投入工程之中,如果這些資金是告貸而來,則所支付的利息,能否計入資產成本,還是作為當期費用? 若資金是來自業主的投資,能否設算利息資本化? 會計界對此問題有不同的意見。
乙、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於1979年10月發布第34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報,規定某些資產在建造期間的利息支出應資本化,其理由乃認為利息支出是為取得資產,使資產達到可供使用狀態及地點的必要支出,並且在建造期間資產尚無收益產生,將利息資本化,遞延後期以折舊方式分攤於各使用資產之期間,以玆與資產收益配合,堪稱合理允當。

折舊 成本的分攤
1. 折舊的意義
廠房及設備資產經使用後,由於物質上的磨損、消耗、損壞,或由於功能上的不敷用、過時、不合經濟效益等,最後均需報廢。因此在取得資產時,須估計資產的使用年限,將資產成本減去估計殘值後的數額,再估計耐用年限內,以合理有系統的方法加以分攤,作為各期間的費用。

固定資產重估價
1. 固定資產重估價之意義
依照成本原則及配合原則之要求,企業之固定資產應以成本為入帳基礎,並按期提列折舊,以與各期間之收益配合計算損益。惟在物價上漲十分劇烈時,歷史成本顯著偏低,從而導致所提折舊過低,虛增純益。為使資產的價值與實際物價吻合,不致於過度偏離,我國之企業法可以辦理資產重估價,依物價上漲幅度,計算資產之重估價,再據以計提折舊。
2. 資產重估價之優點
甲、 避免虛盈實虧
乙、 健全財務結構
丙、 減輕稅捐負擔
參考自 初級會計學上冊,鄭丁旺、汪泱若、黃金發 着

SAP讀書會,分享初級會計學之現金與內部控制的重點筆記

SAP讀書會,分享初級會計學之現金與內部控制的重點筆記
內部控制七大循環

1. 採購及A/P循環
2. 銷貨及A/P循環
3. 生產循環
4. 固定資產循環
5. 薪工循環
6. 融資循環
甲、 資金
乙、 固定資金
丙、 流動資金
7. 投資循環
8. 會計循環 (程序)

內部控制的意義
內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在一般人觀念中,多認為是企業用以防止員工詐欺、舞弊所採取之步驟,然而,此僅為內部控制消極的目的之一,其積極的目的,乃在提高企業之經營效率。美國會計師協會內部控制特別報告及其審計程序委員會之第三十號審計程序公報,對內部控制定義如下:

內部控制係企業為維護資產之安全、驗證會計資料之正確性與可靠性、提高經營績效、促進遵行管理當局之既定政策,而擬定之組織方案,及所採用之各種協調方法與措施。

內部控制目標:
1. 防止資產之浪費、盜用與無效率之使用。
2. 提高會計紀錄之正確性與可靠性。
3. 促進並考核企業既定政策之執行。
4. 衡量各部門之經營績效。

內部控制可在細分兩種:
會計控制(Accounting Control) 與管理控制(Administrative control)兩種。

銀行存款與對帳單不符之原因
1. 雙方記帳的時間有先後
2. 錯誤或舞弊發生

就某特定日期對帳必定不符,歸納如下:
1. 公司已借記存入,銀行未貸記存款
公司已經將款項匯出,但銀行尚未收到該筆款項因此尚未記帳,俗稱為在途存款(cash in transit)。調節時此為銀行對帳單存款餘額之加項。

2. 公司已貸記支出,銀行未借記提款
公司已經開立並交付之即期支票,就公司言,已作支出 (存款減少),但因持票人或受款人尚未到銀行兌現,銀行尚未做提款記錄,稱為未兌現支票(outstanding check)。調節時即列為銀行對帳單存款餘額之減項。

3. 銀行已借記提款,公司未貸記支出
手續費、客戶支票存款不足退票等,銀行已作提款而使現金餘額減少,但公司尚未做記錄。調節時此為公司存款餘額之減少。

4. 銀行已貸記存款,公司未借記存入
託收票據之收現,或存款利息轉帳,在銀行之存款明細帳上已有存款之記載,但公司尚未接獲通知,故未作存入款項之記錄。在調節時,應作為公司存款餘額之增加。

5. 雙方或一方之記錄有誤
金額記錯,其他公司之支票誤記入本公司存款戶等。

保付支票 (Certified checks)
係由往來銀行擔保兌現的支票,銀行做保付手續時,將支票視同以兌付,故立即自開票公司之存款中減除該筆款項。
因此,在編制銀行存款調節表時,若未兌現支票中,包含有保付支票,則勿需調節減少對帳單餘額,蓋開立支票時,雙方均已自存款中減除,不致有存款餘額不等之情形。

銀行透支 (Bank overdrafts)
若企業與銀行間訂有透支契約,得在銀行存款不足時,仍可繼續簽發支票付款,此時企業之銀行存款出現赤字 (有貸方餘額),即為銀行透支。

電子資金傳送系統 (EFT)
在先進國家,由於支票使用普遍,其處理工作已逐漸成為銀行之一項負擔。在美國,目前處理一張發票之成本已高達美金0.55至1元,且在繼續增加中。

零用金及各項專戶

零用金 (Petty cash fund)
所謂零用金制度,即撥款設置定額之零用金,交由專人保管,用以支付零星開支。
對於零星之付,如計程車費、郵票、印花等,使用支票付款不僅不經濟且手續麻煩,因此可以設計定額零用金,由專人保管、負責企業零星之支付。

薪資專戶 (Payroll account)
計算各員工之薪資總額、應扣減額 (如代扣員工所得稅、勞保費或借支等) 即實際給付淨額,再將應付淨額自一般存款帳戶開出支票轉入薪資專戶,而以薪資專戶之支票付與員工。

參考自 初級會計學上冊,鄭丁旺、汪泱若、黃金發 着

SAP讀書會,分享初級會計學之存貨的重點筆記

SAP讀書會,分享初級會計學之存貨的重點筆記
1. 存貨的性質及其重要性
2. 存貨永續盤存制及定期盤存制之意義,會計處理方法及其異同
3. 各種成本流動假設及其會計處理
4. 成本與市價孰低的意義
5. 存貨期末評價採用成本與市價孰低的理由及其會計處理
6. 存貨採用淨變現價值評價之理由及其會計處理方法
7. 熟悉存貨之兩種估計方法:毛利法及零售價法之意義及其程序

存貨意義
會計上所謂存貨(inventory),係指向外購入之商品財貨,擬於正常營業過程中,經加工後再出貨或直接出售者。

存貨第二個條件,企業必須對該商品財貨擁有所有權,亦即以所有權之歸屬為認定的標準。因此,期末盤點時應特別注意在途商品之所有權問題,若商品之交貨條件為起運點交貨,則商品一旦交予運送人,所有權即移轉於買方,即為買方之存貨。

存貨就買賣業而言,通常均設有單一統制帳戶:商品存貨(merchandise inventory),彙總紀錄所有商品之進、銷、存,並另設各種商品之明細分類帳,了解各種貨品之買進、賣出及結存的情形。

製造業之存貨通常設置三個統制帳戶,即原料 (raw material)、在製品 (goods in process)及製成品 (finished goods)。

存貨數量的衡量
1. 永續盤存制與定期盤存制
會計期間終了,須就期末存貨作正確之計價。存貨計價涉及單位成本及存貨數量兩項;會計上對存貨數量之計算有兩種方法,即永續盤存制及定期盤存制。

所謂永續盤存制 (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係對貨品每次之購進、出售及結存,平時即有詳細之記載,隨時可就帳簿記錄瞭解銷貨成本及期末存貨,故又稱帳面盤存制(book inventory system)。

所謂定期盤存制 (periodic inventory system)係指平時只對進貨交易予以記錄,銷售時不記錄存貨數量及成本之減少 (即不立即記錄銷貨成本),期末 ( 或定期 )再加以盤點,且係先確定期末存貨數額,再計算銷貨成本,故又稱實地盤存制 (physical inventory system)。
2. 永續盤存制與定期盤存制之會計處理

採用永續盤存制者,購入商品時,以存貨科目記錄 ( 表示存貨增加,而且可自帳面立即查閱得知 ),銷售時則計算銷貨成本並立即記錄之;採定期盤存制者,購入商品則以進貨科目記載,銷貨時不立即計算及記錄銷貨成本,而於期末將期初存貨與本期進貨加計,並盤點期末存貨,再分別結轉為銷貨成本 ( 出售部份 )及存貨 (留存部份)。

定期盤存制因平時不作銷貨成本之記錄,期末自應實地盤點存貨,將期初存貨及本期進貨轉入銷貨成本,並將期末存貨自銷貨成本轉出,銷貨成本帳戶之借餘,即為當期銷貨成本。

定期盤存制之帳務處理較簡單,會計處理成本較低為其優點,但對存貨之控制則較難完善,為其缺點。

永續盤存制須為各項存貨設立明細帳或存貨明細卡,俾能記錄存貨之變動情形。採用永續盤存制之企業,可對存貨作較佳之控制。由於隨時可自帳上查知存貨數量及金額,故既能避免存貨投資過度,亦可防止存貨不足,而導致生產中斷或無貨可售,引起顧客之反感及喪失獲利機會。

凡實際存貨大於帳列數者,謂之盤盈;反之為盤虧,無論盤盈盤虧皆應先調查差異原因,再將差額於期末沖轉銷貨成本,或作為其他損失或收益處理。

在物價上漲情況下,後進先出法的銷貨成本最高,而期末存貨及銷貨毛利最小。
在物價持續上漲期間,採後進先出法所得之純益最低,而先進先出法之純益最高。

由於通貨膨脹及高所得稅率之影響,以促使企業管理當局關切存貨評價方法之選擇。大部分的企業經理人員,均預料物價將繼續上升;換言之,彼等已將通貨膨脹之情況視為一種正常現象。後進先出之存貨評價方法,可使其列報之純益,反映重置當年已售出商品後之利潤;在報稅時採用此法,並可避免因虛增課稅所得,而多繳所得稅。

存貨之其他評價基礎

零售價法 (Retail method)
估計期末存貨的零售價法與毛利法大致相同。此法已廣泛使用於連鎖商店、百貨店、及其他零售商店。

此法首先須決定存貨之零售價;其次,以當期成本與售價間之比率,將期末存貨零售價換算為成本。

採用零售價法時,須有期初存貨與當期所有進貨之零售價與成本之比例,將按零售價列計之期末存貨,換算為成本。

參考自 初級會計學上冊,鄭丁旺、汪泱若、黃金發 着

Monday, June 22, 2009

溫習"初級會計學"-會計基本概念

溫習"初級會計學"-會計基本概念

會計基本概念

會計學與簿記 (Accounting , Bookkeeping)

會計學

包含: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管理會計、稅務會計、審計學、預算制度、會計制度、財務報表分析、政府會計、特殊行業會計。

1.財務會計 (Financial accounting)

在將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之資料,提供給企業以外的人士參考。

企業外界人士眾多,所需之資料亦有不同,財務會計無法為每一類不同之人士編制供其專用之報表,其所能提供者僅係一項"通用"或"一般目的"的財務報表(General-Purpose financial statements), 由報表使用人視各自之需要擇取採用。

外界人士對企業經營情況之嘹解無法如同內部管理人員之詳盡清楚,故供外界人士使用之財務報表必須按照一定的標準,即所謂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編制,才能公正表達企業之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之情形,並使不同企業間及同一企業不同時期間之報表得以比較。

2.成本會計(Cost accounting)

成本會計研究的重點,在計算企業產品及各項作業所耗費之資源(成本),對其內及對外之報告,負有雙重的任務:(1)決定編製財務報表所必須之產品成本,(2)搜集適當的數量化資料,俾能解決特殊的管理問題。

成本會計係由成本資料之搜集、整理及分析,以協助管理者達成計畫性之目標,並建立管理資料之整體系統。

(3)管理會計 (Management accounting)

管理會計為成本會計之延伸。企業之管理工作是一系列的規劃與控制工作所構成,管理會計之目的即在提供管理決策所需之數量化資料,俾便於管理當局在執行規劃及控制等決策工作之參考。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最大之不同點,為其所提供之資料,主要係供企業內部管理人士應用,故資料之搜集不限於帳簿上所記載者,且資料的產生亦無一定的規則,各項資料只要對管理決策有所幫助,即可提供,而報表之編製亦不必嚴格遵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4.稅務會計(Tax accounting)

稅務會計所研究者,係企業稅捐繳納之問題,。由於稅務法令規定日益繁雜,企業之經營,必須繳納多項稅捐,致企業之專業會計人員,對於稅務上的各項問題日漸重視。

稅務會計之目的,一方面在說明稅法規定與一般會計之歧異,一方面在計算企業所應繳納之稅額。嚴格言之,稅務會計研究之重點,係各項稅務法令之規定,與會計無涉,亦絕非會計日常工作所必須遵循之準則,實不宜冠以會計之名,惟若干年來國內各大專院校皆開設"稅務會計"課程,已成為專業性之會計學術,故亦同介紹。

5.審計學(Auditing)

審計學係會計之驗證面。企業發布之財務報表是否依據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編製?其內容是否公正、客觀?必須加以驗證,以增加財務報表之可信度。

審計學即在研究如何審查企業之財務報表、會計紀錄、及這些記錄所依據的原始憑證,同時並研究對查核之結果應如何表示專業性之意見。

一般審計學研究者係屬財務性作業之查核,故亦稱為財務審計(financial audit)。企業為使其既定之政策及規定能為員工所遵循,多另設有內部稽核人員(internal auditor),其工作重點除上述之財務審計外亦常涉及非財務事項之查核。

但其查核之結果僅供企業內部應用,不作為對外發布報告之依據。

6.預算制度 (Budgeting system)

預算是以會計術語及貨幣數字表示之未來財務性計畫。

實施預算制度之企業,在各項工作施行之前必須預為訂定計畫,並作為與實際工作結果相比較之標準,故預算制度亦為企業管理控制之一項工具。

7.會計制度 (Accounting system)

企業之組織型態、業務性質、規模大小各異,其會計事務之處理方式亦不盡相同。

每一企業必須按照其實際之需要設計會計工作處理之程序,包括使用的憑證、表單、帳冊、報表之格式及記錄的方法等。

研究企業會計制度設計之有關問題,亦為近代會計的一門學問。

8.財務報表分析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即研究財務報表之分析及解釋工作。

企業財務資料之需求者眾多,所需之資料不盡相同,而企業所提供者僅限於一般目的之財務報表,自不能完全滿足各方面之需要,故如能就報表上之資料,經由各項統計性之比較分析,並將其結果加以解釋,或能使報表使用人對企業經營之實際情況有更清楚之認識,並做成更正確之決策。

9.政府會計 (Governmental accounting)

係專為適應政府機構之業務,所特別設計之會計紀錄與報告方法。

其目的在尋求公共行政方面有用之會計資料,以統制法令規定之公共支出。通常係以預算制度為手段,以達控制資金運用之目的。

10.特殊行業會計(Particular field accounting)

所謂特殊行業會計係指某些性質較為特殊之行業,為配合其業務特性,而專門研究發展所建立之會計處理原則及方法,與會計制度有密切之關係。

現今在各學校內所講授之特殊行業會計有:銀行會計、交通會計(包括鐵路、公路、航運等)、保險會計等。

企業組織型態

1.獨資 (Proprietorship)

獨資係指企業之投資者僅有一人之企業,其業主獨享營業利益,並承擔損失風險。通常小規模之企業多採獨資型態。在法律上,獨資企業與其業主並非分開之個體,不具備法人之資格,但會計上則視為一個獨立的會計個體與業主有別。獨資企業之業主對企業債務負連帶無限清償責任。

2.合夥 (Partnership)

合夥係指二人以上之投資者,共同出資經營之企業,各合夥人分享經營利益,並分擔經營損失。

合夥組織與獨資一樣,均盛行於小規模企業或專門性職業。在法律上,合夥與獨資同為非與業主分開之個體。亦不具備法人之資格,但也是獨立的會計個體,各合夥人對合夥債務共負連帶無限清償之責任。

3.公司 (Corporation)

公司係指多人以上之投資者,依公司法之規定,組織成立之企業個體,在法律上具有獨立之人格,為一法律個體(Legal entity)。法律上規定之公司型態有四種,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較具代表性。

股份有限公司將資本劃分為金額相等之股份(shares),並發行股票(stock certificate)以為股權之憑證。

公司組織之投資者稱為股東(stockholders)。股東以其所擁有之股份比例分享營業利益,就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之債務負清償責任。大規模之企業多採公司組織,在現在經濟社會中,公司組織扮演極為重要角色,主要係因其具有易於籌集大量資金、股份可以自由轉讓、投資者責任有限、及永久存續等優點所致。


<<參考自 1994年7月五版 初級會計學上冊 鄭丁旺 汪泱若 黃金發 著、發行>>

溫習初級會計-基本財務報表

溫習初級會計-基本財務報表
基本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financial statement)係會計工作之最終產品,所有會計上處理之交易事項,最後均以彙總的型態,表達於財務報表中。
企業之基本財務報表有四,即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業主權益變動表。
一 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目的在表達企業某特定日的財務狀況。企業通常在年底或按月、按季編制該表。係由資產、負債及業主權限所構成,三者之間為”資產=負債+業主權益”的恒等關係。
二 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
目的在顯示企業某時間之經營成果,通常與資產負債表同時編製。損益表係由收益、費用、利得及損失所構成。
損益表係用以表達企業在某特定期間之經營成果(純益)。所謂收益(revenues)是指企業從事主要業務活動,如出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之資產或減少之負債之總額。而所謂利得(gains)係指企業由非主要營業活動,而產生之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的淨額,如出售土地利益即是。
所謂費用 (expenses)是指企業從事主要業務活動致使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之總額,如銷售貨品減少存貨之成本 (銷貨成本),使用水電發生之成本,僱用職員耗費之成本(薪資)等。所謂損失(Losses)是指上述費用以外之項目,使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之淨額,如出售廠房發生之損失。收益加上利得之和,減除費用及損失後,其餘額即為當期之營業成果 (純益)。
三 現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s)
所謂現金流量表,仍是以現金的流入與流出,彙總說明企業在特定期間之營業、投資、及理財的活動;其主要目的在提供企業在特定期間現金收支之資訊,次要目的則在提供該期間投資活動及理財活動之資訊。具體言之,編製現金流量表能幫助投資人及債權人評估企業:
1. 未來產生淨現金流入之能力。
2. 償還負債及支付股利的能力,及向外界融資之需要程度。
3. 本期損益表與營業活動所產生之現金收入與支出之差異原因。
4. 本期現金與非現金之投資及理財活動對財務狀況之影響。

四 業主權益變動表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Owner’s Equity)
業主權益變動表的目的在顯示企業某依段時間內,業主權益之增減變動情形,其內容主要包括有期初權益數,本期增加之原因(如本期純益轉入,或業主增加投資),本期減少之原因 (如將盈餘分配給業主,或發生營業虧損或業主減資等) 及期末權益數額。
獨資企業之業主權益稱為資本主權益,合夥企業則稱為合夥人權益,至於公司組織之業主權益則稱為股東權益。公司組織之股東權益若在當期變化不大,僅有盈餘(或虧損)之轉入及盈餘之分配 (或彌補),其他項目少有變動時,得將股東權益變動表改為保留盈餘表,僅列示保留盈餘之增減即可。

<<參考自 1994年7月五版 初級會計學上冊 鄭丁旺 汪泱若 黃金發 著、發行>>

初級會計-交易之意義

初級會計-交易之意義
交易之意義
企業之經營活動繁多,有些是會計應予紀錄者,如現金之收付、商品之買賣;有些則不在會計處理之範圍內,如尚未成交之推銷活動、企業人事之變遷等。企業之活動應在會計上加以記錄之事項,稱為會計事項,通常即指使企業資產、負債、及業主權益發生增減變動之經濟事項。此類事項發生時,會計人員必須分析其所影響之資源 ( 資產 ) 與權益 (負債及業主權益),衡量其金額,然後加以記錄、分類處理,最後彙總編製報表,傳達給使用人。
對外會計事項因與其他個體產生權益及責任關係,故稱為交易事項。交易事項中雙方個體均有相對給付者,稱為交換( exchange ),如商品之買賣等。僅一方單獨給付者,稱為片面移轉,如捐贈、支付股利等。
內部會計事項因不與其他個體產生交易之關係,又稱為非交易事項,如發生火災損失,及資產之耗用等。惟會計學者習慣上將所有會計事項稱為”交易” (Transaction)。

二 交易之種類
1. 按交易之形態分:
(1)外部交易
凡交易之發生,係與外界個體有關者屬之,又稱商業交易,如現購貨品、賒銷商品等。
(2)內部交易
凡交易之發生,屬於企業內部成本之耗用,或基於會計上應計基礎所為之調整者屬之,又稱會計交易,如機器之折舊,年終應付而未付之水電費等。
2. 按交易內容是否含有現金分:
(1)現金交易
凡一交易之借貸或收付之任何一方,完全為現金之收入或付出者,稱為現金交易。如現購貨品、現金銷貨等。
(2) 轉帳交易
凡一交易之借貸或收付雙方,同時均無現金之收入或付出者,謂之轉帳交易,如賒購貨品、賒帳銷貨等。
(3)混合交易
即交易之借或貸之一方,同時含有現金與轉帳(即非現金) 兩種成分者,謂之混合交易。如銷貨時收入一部份現金,餘記帳;進貨時付出一部分現金,餘賒欠等。

<<參考自 1994年7月五版 初級會計學上冊 鄭丁旺 汪泱若 黃金發 著、發行>>

初級會計-會計科目

初級會計-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
會計之記錄與計算,係以交易為主要對象,而交易則以供為交換之標的物為基礎。在現代經濟活動中,充為交易之標的物者,種類既繁,以便紀錄與報告。交易標的物為會計上不可或缺之要素,故稱之為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依其構成之內容可分為資產、負債、業主權益、收益( 含利得 )及費用 ( 含損失 ) 五大類,並再就實際需要,加以層級劃分,一般應用上係採五級分類制。茲將分類之層次說明如下:
1. 類別:即依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業主權益、收益及費用等所作之第一級分類。
2. 性質別:再將每一類別中,性質相同者彙集為一類,以便於財務報表之表達與分析,如將資產類在分為流動資產、基金與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等,此為第二級分類。
3. 科目別:將每一性質別再分類,而以分類後之項目作為總分類帳戶之名稱,並為編製報表之基礎者,稱為會計科目,例如將流動資產分為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劵、應收票據、應收帳款等。此為第三級分類。
4. 子目別:每一科目別再行分類,以其分類後之項目,作為明細分類帳戶之名稱,以補助總分類帳之不足,並表達各科目所統制之明細事項者,稱為子目。如應收帳款科目可按與本公司來往之公司行號名稱再加以分類,此為第四級分類。
5. 細目別:某一子目之下,可視其需要再劃分為更詳細之項目,稱為細目。如販賣成衣公司之存貨科目,可按其衣飾種類分為大衣、西裝、洋裝、童裝等子目,每一字目再按品牌或尺寸分為細目,此為第五級分類。

<<參考自 1994年7月五版 初級會計學上冊 鄭丁旺 汪泱若 黃金發 著、發行>>

Monday, June 01, 2009

SAP讀書會分享:長交期物料計畫使用SAP模擬的方式分享

大家早

 

        分享一下最近實務模擬有關長交期物料的心得,一般來說企業內部如果沒有善用MRP去產生物料需求計畫,那麼生管與物管將會疲於奔命的工作,由於是成品主件中如果有關鍵零組件是需要長期採購,那麼長交期物料計畫的電腦化更是不可或缺。

 

        SAP之中長交期物料應用步驟如下,第一步就是要先建立MD61獨立性需求計畫,且選擇的版本後續會有影響,這些版本設定是在IMG設定,不過初步使用倒是可以先用現成的,假設我們選擇03,進入之後有個”AC”狀態控制要取消,AC 的意思是Active 也就是取消就變成模擬計畫,存檔之後不會產生MD04的真實物料需求而是模擬,而月份可以選擇往後三個月到六個月的預估需求。

 

        MD61建檔儲存後再建立MS31模擬專案計畫,輸入你的新的專案模擬編號並描述或是複製現有的專案模擬計畫,接著進入之後可以把期初庫存設定為沒有未清庫存,接著再進行工廠的設定,再設定計畫獨立需求的對應,版本輸入原本的MD61的版本,取代版本我們空白,再輸入日期區間就可以,接著整個MS31進行儲存與核發。

 

        我們可以再跑MD04可以發現到成品物料依然沒有任何需求產生或是異動,這就是長交期物料模擬計畫的特色。

 

        接下來進行MS02  MPS 單向多層的成品、半成品物料展開的模擬需求計畫,我們輸入MS31的專案規劃版本,接著將P0階物料主檔MRP3設定為Make to Stock 的物料輸入,接著修改建立MRP清單的參數改成3 沒有MRP清單為模擬方式,接著要將製程控制參數的模擬模式打勾。

 

        進行MS02跑出結果的分析,你可以用滑鼠點選某筆物料,再點選眼鏡去觀察模擬出類似MD04結果,此時MD04依舊是沒有任何異動或是修改喔。

 

        MS02 模擬MRP需求產出後,我們可以看到MRP元素欄位都會顯示模擬需求多少,或是計劃單多少,不過這些都是模擬,不是真正的MRP 產出。

 

        如果要跑出真實的MRP清單,後續我們將介紹MS66,針對物料進行單一模擬計畫轉成真實MRP